上一篇
在手机上阅读

东洞庭湖保护的“让”字诀

          为保护东洞庭湖生态环境,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推行人类活动为鱼鸟生存让路、砂石码头为堤岸绿化让路、产业布局为生态环境让路等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让字诀”,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岸线科学利用、落实河湖长制、农村“空心房”整治等,恢复湿地生态环境,让岸线复绿。  

          “这两年湖里的天鹅多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家养的,后来才知道是飞来的候鸟。”长期关注采桑湖的君山电视台工作人员戴丽萍近年来发现,小白额雁、反嘴鹜、白鹤、天鹅等冬夏季候鸟成了采桑湖的“常客”,甚至像绿头鸭等部分候鸟也变成留鸟。

        7.43平方公里的采桑湖是当地人谋生的“宝地”,养蟹种藕等经营活动一度造成“人鸟争食”的局面。岳阳市君山区林业局局长徐皓回忆,曾有承包户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采桑湖种植4000亩莲藕,越冬时节机械挖藕,惊扰了觅食的候鸟,大批候鸟纷纷飞走。

      

       “面对这种情况,把湖交给鸟、交给鱼、交给自然成了大家的共识。”徐皓介绍,岳阳市君山区叫停了湖内的经营活动,清理湖内莲藕并移植各类湿地原生植物,恢复湿地功能。君山区还在采桑湖建设了2个2000平方米的生态岛和2个2000平方米的候鸟食源补给地,种植冬小麦,为候鸟提供食源。

         采桑湖所在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全面开展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工程。湖区砂石全面停采,256个非法砂场码头被取缔,保护区内44处砂石堆场全部关停清理。除实验区、缓冲区部分欧美黑杨未清除区域之外,东洞庭湖受损湿地已完成修复。东洞庭湖还通过以国际重要湿地为核心的生态保育示范、以国际观鸟节为纽带的公众参与示范、以新的江湖关系为背景的生态研究示范、以湿地生态旅游为抓手的生态利用示范、以世界自然基金会为代表的国际合作示范等五大示范建设,不断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

        在君山华龙码头,不远处的长江奔流而过,脚下和周遭是碧绿连天的芦苇和黑麦草在随风摇曳,这个叫码头的地方已看不出码头的痕迹。岳阳市长江修防处工程科工作人员黄金平介绍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忙碌的砂石码头,沙砾成堆、土地硬化、噪音隆隆,江豚、麋鹿等生物避之不及。”

        2017年,岳阳市在15个昼夜之内出动执法人员1321人次对这一码头进行拆除,通过回填土方、植播草皮、撒播草籽等方式修复生态3.3万平方米。同期,岳阳市开展长江岸线非法砂石码头整治,39个非法砂石码头被关停拆除复绿,收回长江岸线1万多米。

       长江湖南段163公里“黄金水道”全部在岳阳境内。长江护岸工程始于1962年,至2016年已整治岸线95公里,目前正在实施的护岸工程规划整治岸线66.3公里。“生态、绿色也是我们正在推进的护岸工程的关键词。”黄金平介绍,水上护坡主要采用宽缝加筋生态混凝土、混凝土连锁植草砖和分格现浇生态混凝土护坡等工程措施,是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的生态护岸措施。


          岳阳市出台了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议、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将通过开展“七大行动”,确保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一是开展以化工企业为重点的工业排污整治行动;二是开展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整合行动,推动码头岸线资源科学集约利用;三是开展黑臭水体治理行动;四是开展沿江环湖生态修复行动,确保完成岸线复绿、湿地恢复等工程建设;五是开展农村“空心房”整治行动;六是开展规范采砂、畜禽退养等重点领域“回头看”整治行动;七是开展河湖长制落实行动。

        根据规划,到2020年,岳阳市沿江环湖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河湖、岸线、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主城区范围内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在7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4%,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长廊”。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岳阳市市长李爱武表示,岳阳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前提,致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赢的新路。

下一篇

作 者:

发表评论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8466号